南亞科技29歲工程師徐紹斌,今年1月間在家猝死,今天(26日)家屬在民進黨籍立委黃淑英陪同下召開記者會,認為兒子死因是工作加班超時導致過勞死,檢方相驗直接死因是心因性休克,勞保局以與加班時數無關,不願認定徐紹斌是職災死亡。勞保局官員表示,本案醫師有不同見解,已送職業病鑑定委員會鑑定。

徐紹斌父親表示,兒子在95年間進入南亞科技擔任工程師,每個月的加班時數都在95小時以上,最高曾經1個月加班139小時,過世前6個月平均每月加班80小時,今年1月11日凌晨,發現兒子趴在家中電腦桌前,沒有呼吸心跳,送醫仍不治,台北地檢署相驗指直接死因是心因性休克,家屬向勞保局申請職災死亡認定時,勞保局以心因性休克猝死與加班時數無關,不願意認定徐紹斌是職災死亡。

黃淑英指出,徐紹斌原本月薪4萬4000元,加上加班費可領7至9萬元,升為資深工程師後,公司片面更改工作為責任制,薪水只剩下4萬8000元,加再多班也沒有加班費。徐母也說,公司要求徐紹斌要寫論文,兒子連3年得獎,過世前論文還得到全廠第一名,過世後公司卻不認定他的死因與工作有關。

據中央社報導,勞保局給付處副理蔡素櫻表示,本案部分醫師認為超時加班並不會影響徐紹斌的病情,不同醫師有不同的醫理見解,因此9月間已經送交勞委會職業病鑑定委員會儘速辦理。

勞委會勞動條件處專門委員王素琴說,勞委會從來沒有核定過製造業是責任制,且核定勞工工作為責任制應該經過勞委會認定,並經過勞資雙方協議認定工時,且須向勞委會報備。對於有業者誤用責任制的定義,這已經涉及違法,依法可處業者6000元至6萬元罰金。







南亞科技工程師猝死,家屬認為是加班超時,導致過勞死。職業醫學專科醫師說,要避免過勞猝死,除了定期做健康檢查,適當的運動、休息及心理調適都很重要。

環境職業醫學會理事長郭浩然說,醫學上沒有叫過勞死的病名,俗稱的過勞死指的是一種狀態,即職業引起的急性循環系統疾病,包括腦血管及心臟疾病兩類。

勞委會對於「過勞」有一套認定基準,但要認定是否過勞猝死,不像民眾想像那般容易。雙和醫院職業醫學科主任祝年豐說,在工作場所猝死較沒爭議,不過,仍要先考慮年齡、是否有高血壓或高血脂等病史,排除個人因素,才能討論是否職業因素所致。


外界認為科技新貴工時長、工作壓力大,是過勞死的高危險群。祝年豐說,除非很年輕,沒有心血管疾病或三高病史,又剛好在工作場所或返家過程中猝死,才較好認定是過勞死。

祝年豐以他個人經驗,較容易被認定為過勞死的反而是員警、消防隊員、緊急應變中心人員,因為這些族群較常在死亡前廿四小時持續工作。至於工作壓力,祝年豐說,長期處在壓力狀態下,會對人體造成傷害,但在過勞死的認定上卻很困難。

要避免過勞猝死,醫師建議,除了多運動,適度休息也很重要,每天睡覺時間最好是六到七小時,覺得疲勞時,就不要再勉強工作,適度休息,工作效率也會更好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gneschung04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